陳浩庭經濟短評: 中美貿易戰全剖析

About the author:

Author name:
By Raymond Chan
Job title:
Date posted:
23 April 2018, 8:24 AM

「對於開放措施,中國不應抗拒。按照過去的經驗表明,美國每次在經貿開放措施上給予中國壓力,反而成為中國前進的動力... 特朗普意圖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困境,本身很難成功。迫使中國擴大開放,當然可為美國帶來經貿利益和商機,但不會消滅貿赤,因為美國貿赤是國民長期消費多於生產所造成的局面,問題不單出於貿易上面。」 

中美貿易風波觸動全球金融巿場大起大跌,本文旨在分析中美發生貿易糾紛的原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保守派精英的想法,並探討中國最終會面對一個怎樣的新格局。

一個月前本欄對中國所作出的預測成為事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放寬銀行和金融業的外國人持股限制,並大幅減低汽車進口關稅,和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 (或譯作川普) 在社交平台上「非常感謝」(very thankful) 習近平宣布的新措施,但並不代表中美之間的糾紛一定就此平息,因為美國在經貿上對中國採取壓抑措施,可演變成長期的國策。 

要分析中美貿易風波的後續發展,必須了解美國保守派的想法,若經濟分析缺乏政治觀察,將難以全面。 

最近有特朗普「國師」之稱的前白宮首席策略顧問班農 (Stephen K. Bannon) 到處發表演說,我們從他身上可看到不少特朗普政策的影子。班農亳不諱言自己是民粹主義者,他認為全球性民粹主義的興起,是勞動與中產階層聯合挑戰精英管治的傳統,並將會成為大趨勢。

美國重訂貿易規則第一步

備受挑戰的精英政策,包括美國精英過去三、四十年來的對華政策。 

班農認為,美國自從總統尼克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訪華以來,一直期望中國在經濟上富起來後,會和東南亞及歐洲諸國一樣拉近與美國的距離,於是美國花了很大的努力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並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班農認為這種判斷是完全錯誤的。 

筆者必須強調,本文只是轉述班農的政治觀點,以反映美國保守派的想法,不代表筆者贊同班農的觀點。 

班農認為目前的貿易方式有利於中國而不利於美國,他指責中國將通貨膨脹出口,又因出口過剩,令美國工業和製造業發達的地區踏入蕭條,致使美國勞動階層的生活一直倒退。班農稱,這是為何中低階層支持特朗普,以及特朗普的政策有著廣泛社會基礎支持的原因。

基於班農和保守派的政治觀點,可推斷特朗普發動貿易爭議的動機並不單純,背後有完整的計劃和目的。因此單憑目前的事態發展,就斷言中美貿易紛爭會驟然停止,或者長遠停止,實在言之過早。

讀者不妨留意由美國貿易代表處公布的其中一份關稅清單,幾乎全是《中國製造 2025》計劃的核心產品。中國領導層提出《中國製造 2025》,目的是掌控全球十大核心產業、包括各類的晶片、機械人和人工智能,雄罷全球的製造業。 

中美貿易糾紛,只是美國要重訂貿易規則的第一步。

貿易戰對哪一國更傷?

要了解美國關稅可能對中國貿易造成多大的衝擊,可參考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頭八大商品種類。 

美國要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的商品,主要針對各類機電產品;其次是中國近年積極輸出的高鐵裝備和電動車等。這反映特朗普決意兌現大選承諾,將這批科技產業帶回美國。另一點非常值得留意的,是美國連鋼材及鋁材等重工業都不放過,卻對中國生產的低端產品隻字不提,包括出口量非常巨大的玩具和紡織品。 

打起貿易戰來,確實會兩敗俱傷,但問題是誰更傷?這可從簡單的兩國貿易額得到答案。 

單在 2017 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產品達 1539 億美元,同一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為 4297 億美元,我們不妨把大約  600 億美元的中美服務業貿易逆差計算在內,結論是,2017 年全年中國對美國貿易賺取超過 2000 億美元。 

中國對外貿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中國對世界各國的貿易大多數處於逆差,除掉美國後,各國加起來有 500 多億美元的逆差。換言之,在所有中國對外貿易當中,中國賺美國錢是最多的,也是少數能賺大錢的貿易。 

目前中國的回應措施集中於美國進口糧食,我對此有所保留,因糧食與其他產品不同,中國糧價是關乎民生穩定的重大事項,可迴轉的餘地不大。另一類為化工產品,但亦關乎化肥價格,直接影響糧價。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要走這一步的話將特別謹慎,因中國有兩成糧食要依靠進口。

美國經貿打壓中國變長遠國策 

我與業界人士商討問題時,也會向他們建議用更多時間觀察,別急著下定論。 

其一、是因為白宮官員及特朗普本身的言行。本月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宣布擴大開放措施,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非常感謝」後沒多久,就指示白宮經濟顧問研究美國重返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議 (TPP) 的可行性。白宮還毫不諱言稱,重新考慮加入 TPP 是為美國農業界尋找中國以外的其他巿場。 

其二、整個決策權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上,我們不清楚背後的角力和讓步,這與北韓 (朝鮮) 核威脅的發展也有莫大關係。執筆之時,剛傳來北韓停止核試的消息,這對於緩和中美角力和貿易糾紛息息相關。 

中美貿易糾紛仍然充滿著伏筆和變數,即使糾紛在表面上獲解決,美國在經貿上壓抑中國的國策已經形成,這個影響將會是巨大及長期的。別忘記,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當初決意擴大 TPP,最終目的是設立一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自由貿易體系。

理性處理勿訴之於民粹

在中國,不少官方評論提到要「對等還擊」、甚至用上「不惜一切代價」等字眼,民間附和之聲不少。 

如上文所說,美國關稅清單主要針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對於玩具和紡織等低端行業則隻字不提,很明顯美國對於中國公布的 《中國製造 2025》發展大計充滿戒心,中國製造業當然不可能永遠留在低端,但要發展高端,則要有心理準備承受競爭對手的打擊。 

上文引述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清楚反映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巿場,也是第一大出口順差的來源。誠如中國領導人自己所說,貿易戰並無真正贏家。中美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的損失幾乎可以肯定大於美國,同時損害就業和稅收。 

世界各國曾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發生過較大規模的貿易爭端,當時很多國家將自身的經濟問題歸咎於其他國家,結果大家互相提高貿易壁壘,延長並加劇全球經濟大蕭條。

接受開放對中國長遠更有利

參考歷史,其實中國和美國雙方還是和平互信的時間多,衝突的時間少。 

從中美建交、到給予中國最惠國代遇、到中國加入世貿,美國都曾提極積的協助。在這個前提下,只要美國的要求不過份,中國能力範圍內能做到的、應做到的,都應該去做,就像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公布的開放措施一樣。 

對於開放措施,中國不應抗拒。按照過去的經驗表明,美國每次在經貿開放措施上給予中國壓力,反而成為中國前進的動力。 

例如增加進口,雖然會衝擊製造業就業,但同時會加快促使中國就業人口流向服務業。此外,放開保險、銀行等產業,外國企業必然對法治和行政透明度提出更大訴求要求,加快中國與國際接軌。 

無論如何,局面發展到這一步,中國的核心利益必然會受壓,而且未來中國面對的挑戰會愈來愈多,但不代表中國必定要與美國爆發深刻的矛盾、爭拗以至衝突。中國應一如以往,在壓力下繼續尋求進步。 

最後筆者不得不提,特朗普意圖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困境,本身很難成功。迫使中國擴大開放,當然可為美國帶來經貿利益和商機,但不會消滅貿赤,因為美國貿赤是國民長期消費多於生產所造成的局面,問題不單出於貿易上面。美國有需要重整發展思路,才有機會突破當前的困境。

Disclaimer(s): This email is not to be tampered with, altered or changed in any way without the prior consent of the author. The Authors noted in this email may own or have traded or intend to trade in the shares discussed above.

Morgans Financial Limited or Morgans Corporate Limited ("Morgans") has acted in a corporate advisory capacity in the last 12 months for the companies listed and received fees in that regard.

This information was prepared as a private communication and is not intended for public circulation, publication or use by any third party. It has been prepared withou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your relevant personal circumstances.  You should consider its appropriateness having regard to your risk profile,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particular needs, and consult with a financial adviser before taking any action. While this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sources which Morgans considers reliable, its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cannot be guaranteed.  Morgans, its directors, agents and employees do not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the results of any actions taken or not taken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in this communication, or for any negligent misstatements, errors or omissions.

  • Print this page
  • Copy Link